臀肌对于稳定骨盆是极其重要的一块肌肉,训练臀肌可以改善很多问题,比如:长短腿、大小臀、腿型、骨盆旋转、骨盆前后旋、腰椎和骨盆卡压引起的庝痛。
行走时,出现的形态问题和行走模式有误也与臀肌息息相关。

因为臀肌的主要功能包括伸髋肌(图1)和髋外旋肌(图2),稳定骨盆和下肢,减轻坐骨压力,所以一但臀肌出问题容易导致骨盆和腰椎及下肢功能出现问题。

整个核心是由浅层的臀肌、腰方肌、背阔肌、腹内斜肌、腹直肌、腹外斜肌等(图3),深层的膈肌、多裂肌、腹横肌、盆底肌等(图4)。
浅层肌肉都是体积大而厚,大部分属于运动肌,而臀肌是核心的运动肌之一,在运动时稳定骨盆和脊柱,躯干稳定使整个核心精准发力和收紧,一但臀肌无力或功能代偿,就会使核心收紧感和发力感变差。

1、激活臀肌(找到募集感)
臀大肌激活:
侧卧位,头与下方腿成一直线与地面垂直,上方腿屈髋屈膝90度踩于墙上。
下方手屈肘放于上方肩膀,防止上半身产生旋转,上方手放于臀大肌处,可感觉是否有发力颤抖同时防止骨盆旋转,发力时上方腿保持屈髋屈膝90度向后踩墙,静态发力不产生移动,躯干不可产生旋转。
发力区域:臀大肌(会有酸痛和颤抖)。注意如大腿酸痛,姿势不对要重新调整再训练,训练时一直无感觉可进行退阶。频率:一直发力(无不适情况下)直到臀部酸痛开始数5秒一个,4-6个一组,做2组。
臀中肌激活:
侧卧位,头与骨盆与下肢成一直线与地面垂直。

下方手屈肘放于上方肩膀,防止上半身产生旋转,上方手放于臀中肌处,可感觉是否有发力颤抖同时防止骨盆旋转,下方腿保持不动,上方腿垂直抬起(高度少于45度)保持不动5秒后,垂直放下。

激活臀肌退阶—跨步交替:
站立位,先调整生理曲度,挺胸收腹,双手虎口叉腰,一侧向前抬起放于另一侧脚前方踩稳,相互交替行走(这样可以更好激活臀肌功能)。
发力区域:臀肌(会有酸痛和腹肌颤抖)。注意只有臀肌有感觉,若股四头肌有感觉就是有明显代偿发力。频率:10个一组,做两组(做完成后进行臀肌激活训练)。
2、蚌式训练
侧卧位,恢复生理曲度,屈髋45度左右屈膝,尽量确保足至臀至肩至头呈同一直线与地面垂直,保持稳定呼吸。

先抬起上侧膝盖与髋同高,同时保持足跟不动,上侧膝盖缓慢放下,将足部缓慢抬起,同时上侧膝盖保持不动,将足部缓慢放下。


3、臀桥训练
仰卧位,屈髋屈膝,足跟着地,吸气时保持不动并收紧臀肌。

呼气时保持臀肌收紧感觉,缓慢将臀部抬离床面,可抬高至躯干与大腿前侧呈一直线(臀肌比较弱时,抬离幅度以臀部最大感及可停下)停留5秒,吸气时缓慢将臀部下降恢复原位。

4、后伸抬腿训练
俯卧位,双手交叠于下巴处,前胸、腹部和一侧下肢贴紧床面。

吸气时另一侧小腿抬离床面,呼气时保持小腿抬离床面同时让大腿抬离床面,吸气时保持小腿抬离床面同时缓慢把大腿放下。

5、生命站姿
站立位,患侧足尖朝前,健侧屈髋屈膝90°贴住墙壁,确保健侧髋部、肩部贴近墙面。患侧腿保持直立,用力蹬往斜内上方发力,将健侧髋更加贴紧墙面,同时保持躯干向上的延展力。
